閒散的藝術與科學

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放空為什麼會讓我們更有創意
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閒散的藝術與科學
作者:安德魯‧斯馬特 Andrew Smart
譯者:陳筱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前往購書<<

  本書透過薄薄的篇幅,翻轉了「一生之計在於勤」的觀念,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論證「適當的閒散反而能提升我們的創意以及生產力」。而作者的筆調也十分風趣幽默,常以有趣的說法來換句話說,例如作者曾言,「大腦是頭豬而且還很自私,因為重量只佔2%,卻用了20%的能量」。

  本書一甫始,作者以幾個腦神經學專業名詞的簡單解釋作為鋪墊,並旁徵博引,打破現代社會以勤奮為上的迷思,點出「無所事事不等於道德敗壞」,甚至道出「辛勤工作正摧毀這個星球」這種話語。而書名中為什麼會把藝術與科學這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學科兜在一起呢?這是因為作者認為,「科學是一種創造性行為,它追求的目的和藝術相同,也就是解放人類心靈」。而「閒散」,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手段之一。
  

  在工業革命之後,近代社會為了管理方便而高度工業化、生產線泰勒化;基督新教中的路德教派將貧窮歸咎於個人的懶惰,而非檢討社經環境……種種因素之下,人們開始輕視「閒散」,下意識會認為「耍廢」是不好的行為,然而本書作者單刀直入,解釋了為何人類其實「需要」游手好閒,再逐漸切入「如何耍廢」才更有效率。

  作者開篇便立論說明「閑散」會帶來的好處。近來的研究顯示,大腦的活性多半是用來處理內部運作,而不是像過去研究的以因應外界刺激為主。大腦是能夠自我組織的系統,能夠日日維持幾近恆常,而不受外部因素控制。大腦類似於蟻群,是「大量的微觀層級隨機互動,形成自然發生的宏觀秩序」的絕佳範例。因此,「放空」能讓大腦的系統回歸到所謂的「穩定動態」。更進一步的說,在學習新觀念或技能時最該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個盹或者至少偷閒片刻。大腦在從困難的任務中脫離並暫且休息時,甚至可能出現所謂「頓悟」的現象,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被蘋果砸到頭的牛頓,或者泡澡時的阿基米德。這是因為,看似在休息的大腦其實是在執行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這個網絡會使用到的大腦區域,有別於執行特定作業的部分,僅在閒散狀態才會變得活躍,因此大腦整體活動量並無減少,只是活動區域不同。

  而過高強度的專業工作甚至會破壞創造力,因此適當的休閒是為必要。作者舉了數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論點。首先,孩童創造力的衰退在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最明顯,當孩童有越多的時間被安排好,接受越多評量,越設法勉力達成目標,越是被數位媒介所挾持,他們就會越來越沒有創造力。現代企業引進稱為「六標準差」的管理策略,也就是分析流程的每一步,使差異變少、出錯率變趨近零,反而會產品創新程度下降。「標準化」的策略無法套用在人身上,過度的同步甚至就像癲癇。作者甚至以富士康自殺事件為例,說明擁有複雜大腦構成的人類不像個別螞蟻一樣適合高度專業化。

  不過,在加入了適當以「閒散」為名的雜訊後,反而會提升創造力:隨機共振的概念便是「加入適量的雜訊事實上會使弱訊號變得更強」。譬如崇尚閒散生活的詩人里爾克,在潛意識已經準備好的情況下(等同於已擁有弱訊號),因為一陣狂風吹來(類似於加入雜訊),便達到創意發揮的狀態,弱訊號受到增強,靈感迸發,從而寫出詩作。另外一例是,過動症(ADHD)患者在有雜音的環境下,大腦會表現得更好。

  儘管本作以大量論點支持人進行「放空」的行為,卻也不鼓勵大家進行過多的「耍廢」。近十年間,智慧型手機過於便利的後果是,工作中時常得空偷閒,之後又得耗費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工作時間從即時訊息、Email的干擾中恢復工作狀態。在工作時間之餘,手機更是佔據了大部分人僅存的閒暇。工作時間與休閒時間都變得零碎化,反而導致降低效率。耍廢的前提應該是專心接受挑戰,才能在休息時靠大腦潛意識繼續進行思考。

  一直以來,我也認為勞逸結合才是我比較偏好的生活方式。在求學過程中,我常在念書告一段落時,進行看電視或補眠等不需要太多思考活動的行為,我想這對我能學有所成提供非常大的助力。自高中以來的通勤生活,從積極面來看更是讓自己在學習之餘多出閒暇時間放空、耍廢,以放鬆進行了大量學習活動的大腦。看完本書對於「閑散的正面價值」進行的探討,我也更確信無所事事其實具有力量。而在過勞議題越演越烈的當今,本書更是可以作為參考讀物,來推廣適當休閒時間的重要性。

*文章開頭圖片字型來源為《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

arrow
arrow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