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 Search of Time

探索時間之謎:從天文曆法、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In Search of Time: Journeys Along a Curious Dimension探索時間之謎
作者: 佛克 Dan Falk
譯者:嚴麗娟
出版社:貓頭鷹
>>前往購書<<

  繼上次探索生命之源,這次要探索的是關於「時間是什麼」的謎團。「時間」自古以來似乎就一直近在眼前,我們工作算時薪、廣告費用秒算、任何事件都會加上時間註記以便記錄,但卻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時間到底是什麼」。《探索時間之謎》的作者佛克就在本作中,主要以物理學的角度來介紹古今中外各種對於「時間」的看法,更嘗試利用其他學科領域的角度來探討時間的本質為何,帶領讀者一探困擾人類許久的「時間之謎」。
  本書作者專事科學寫作,寫作風格輕鬆,不時帶出與各界科學家討論時的細節,如撰寫小說的筆法讓訪談過程歷歷如繪。而為什麼不能只從物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時間的本質呢?佛克開篇就不諱言,是因為「沒有一門學科可以提供解答」。從書中循序漸進的介紹,我們會漸漸發覺,多少學者爭先恐後試圖解答這個看似簡單的疑問,截至今日卻仍然徒勞。然而,其中還是有許多值得一探的觀點,而透過一覽這些前人所構築的想法,也許讀者可以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洞見。

*為保表達完整文長注意*

  首先佛克討論的是,時間和人類意識之間的關聯為何?人類一定能察覺到時間流逝,時間就是意識體驗的基礎,人類不只記得過去、也會設想未來、想像未曾參與的歷史,但似乎沒有人能靠意識清楚解釋時間到底是什麼。聖奧古斯丁甚至臆測,時間僅存在於我們的腦海裡。佛克也說:「沒有刻意的觀察,就沒有時間的推移」。而人又是如何感知到「時間推移」的呢?也許從更腦科學的角度可以稍微解答這個疑問。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回憶過去及想像未來的投射能力很強,但若失去想像未來的能力,就不會規劃和發展,文明亦無法存續。相關的研究開始推論,其實回憶或許是為了規劃未來,稱為「心智時光旅行」。亦有研究證明,想像過去和未來的能力可能並非人類獨有,灌叢鴉便可能是擁有此能力的其中一員。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記憶也有缺陷,回憶的過程常隱含錯置或想像。

  佛克也詳細解釋了古今中外人類對於「時間」的體驗為何。比如說,非洲以「事件」來認知時間,他們看重過去發生了什麼,不考慮未來,而這點也反應在語言上。中國人覺得時間是一大塊織錦,來回編織在一起,只要拉住一個地方,整塊布都會出現皺褶。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時間就是其中有日月星辰的「蒼穹」旋轉時留下的倒影,而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則認為時間和「移動」有關聯。希臘人共同相信,時間有永恆週期,宇宙會不斷重來,同樣的生命會出現,而生命會重覆做同樣的事。而後,近東地區巴比倫人、猶太人等認為時間是「線性的」,無法逆轉,為日後西方文化中「進步」的想法奠定基礎。如今的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的生活步調十分不一,一般來說,熱帶國家通常步調比較慢。

  自遠古以來,人類就會測量時間、自然循環的規律。在紐格蘭治的一處墓室中,冬至時太陽一升起,日光就會從入口上的開口照進墓室最後方。同樣地,英國巨石陣的陣型也是對準夏至日出的方向,儘管不能說一定是觀測站,卻明顯與天體的運行脫不了關係,顯示人類早期就對於測量天體循環表現出興趣。另外,遠古人類會舉行葬禮,也許就表示對於來世的期待,甚至能夠想像死後可能要繼續生活、想像時間從這個世界延伸到另一個看不見的世界。究其原因,也許是在有了時間意識後,人類就察覺到自己生命有限,因此開始規劃未來,而這項能力也讓人類更加興旺。不過,佛克也謹慎地指出,其實這些建物的建造目的並沒有明確記錄,而對於不同時期的人來說用途也可能不同,也許某些人拿來觀察天體、但某些人進行宗教崇拜。佛克說,「就算我們能搭上時光機,也不一定能找出適當的溝通方式來瞭解他們,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點明了考古學上的難題。

  在觀測天體運行的循環,發現規律後,人類在各早期文化中發展出了各式「曆法」。馬雅人的曆法非常精確,對他們來說,時間是有生命的,曆法和週期讓人在心理上能夠超脫時間的混沌,從過去就能夠知道未來,馬雅人的君王要能掌握時間,以維護社會、政治和宇宙的規律。而為了搭配非整數的週期,每個文化用大同小異的方法來調整曆法,佛克在書中也一一介紹。其中較有趣的是,羅馬曆法曾經受政治操作影響,負責曆法的官員會透過調整一年的長度,來延長或縮短執政官的任期,或為了個人財務利益,利用曆法調整來增減稅租金。幸而在凱撒改革後,「曆法」不再是權力的手段,而是按著線性發展安排生活的依據,使群眾對時間的看法發生改變。此外,在基督宗教中,因為不想讓一年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與猶太教的逾越節重疊,教會鼎力支持天文計時,絞盡腦汁計算復活節的日期,甚至演變到後來,各教派對復活節落在哪一天有不一樣的看法。

  將一年分為月跟日後,一日又怎麼再被細分呢?佛克闡明,人類歷史到最近才開始把一整天切割成更小的單位,早期使用的日晷在陰天起不了作用、沙漏或水鐘需要持續維修,而之後託「擒縱器」的福,機械鐘漸漸出現,如英國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就存有世界最古老的仍在運行的鐘。古人本來最多把一小時再分割為四等分,因此守時的概念是最近的一刻鐘或一小時。不久後鐘錶越來越可靠、越來越普遍,時間開始變得有「價值」,浪費時間變成罪惡,人們生活步調加快,分秒必爭。時鐘一清二楚地宣佈有多少時間是雇主的,多少是自己的,助長了工業革命。那這些時刻參照的標準為何?以現在的美國為例,華盛頓美國海軍天文台母鐘負責全美國的時間。佛克更進一步指出,「時區標準化有助於國族認同」,根據資料,電視一到廣告時間,幾百萬的用戶會同時沖馬桶。我想這就類似於安德森所謂的「想像共同體」,有助於人們認知到整個社群同時在做同樣的事情。除了一般生活上仰賴標準時間,找出標準時間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學術及軍事等方面,有時候,僅僅差了一秒,定位就會差了幾百公尺。

  說了這麼多,佛克進入正題,開始討論物理學上對於時間的定義。牛頓認為,時間是獨立存在的,不受人類感知支配,即使宇宙所有物質消失,時間仍然存在。也就是他相信「絕對時間」。牛頓的理論展現出了時間對稱性,如果可以預測物體未來所在,也可以預測過去所在,就好比天體位置的計算,往前運行跟往後運行被視為是一樣的。但如果是如此,摔破的茶杯為什麼不會自己黏回去?這也許得歸咎於熱力學第二定律,低熵會往高熵前進,秩序會往失序進展。與牛頓相對的另外一派相信「相對時間」,亦即有形的物體和動作才是定義時間流動的因素,但這也因此引出了「是否沒有動作就沒有時間」的問題。英國物理學家巴伯1則認為,時間是「幻覺」,「時間的流動不存在」。每個「現在」都是真實的,就像一幀幀的電影畫格,因此,「過去的我」和「未來的我」都跟「現在的我」一樣真實,過世的親人與偉人都「存在」。聽起來極度抽象又違反直覺,但他確實認為,這一連串的「我」、過去或未來的「人」其實都同時存在,並同等真實。若此構想為真,宇宙不是線性的,而是塊狀的,如此一來,或許神經科學可以進步到,只要讀取現在的腦部狀況,就可以推論出一生的經歷,就像現在我們研究宇宙和地質科學一樣。

  物理的古典力學構築在牛頓的理論架構上,但在近代,這個架構開始不適用於某些狀況:在速度接近光速時,牛頓的架構就瓦解,改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解釋;在極小如原子的距離之下,古典力學也崩毀,變成量子力學來主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有個重要的假設,也就是「光速都一樣」,而為了讓光速保持一樣,時間和空間就是相對的。以高速前進的時鐘比較慢,因為光走的距離增加,時間也增加,也就是「時間膨脹」2。更進一步說,在狹義相對論中,觀測者無法全體同意兩件事是否同時發生,所以在牛頓理論中「普遍的現在」也不存在。如果某件事在你的過去,它也許在我的現在。而廣義相對論加入重力來討論,重力會扭曲時空,造成所謂的「重力時間膨脹」,重力場越強效應越大,也因此,雖然很細微,但在高海拔的人,手錶走得比較快。

  如果「普遍的現在」並不存在,那時空是否能夠交錯?時空旅行是否能夠成立?目前看來,似乎還困難重重。我們尚有一個個未解的疑問:在時間中移動也會轉移空間嗎?所擁有的知識或經驗會不見嗎?要怎麼逆向回到本來的時空?……等等數不勝數。這其中最大的矛盾被稱為「祖父矛盾理論」,也就是如果我回到過去,將祖父殺死的話,我如何還存在?在這方面,眾多科幻小說除了跟緊最新發展的理論之外,也超越理論設想更多可能。解決此矛盾的可能性有幾種,佛克也一一歸納:可能會有自然定律阻止,保持一致性原則,只能做實際上做過的事;又可能我回到的其實是平行時空,不會對我原時空的未來造成影響;也可能物理定律根本就會阻止我們回到過去,也就是「時序保護假說」3

  最後,佛克開始引介人類認知中的時間起點。在西方文化中,最初神職人員從聖經推測創世的時間,之後歷經達爾文地質觀察、物理學家霍姆斯放射性衰變來定年地球年齡,最終我們建立了大霹靂理論,之後修改為暴漲理論,解釋宇宙年齡足足有137億年。時間跨度越來越大,而在大霹靂之前,有時間嗎?目前普遍認為這項命題超越了科學的界線、是沒有意義的。但也有人不認為大霹靂是起點,而是有所謂的「膜宇宙」,類似於平行宇宙的概念,這一派認為,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膜宇宙,而大霹靂是兩層膜間的碰撞產生。

  那如果往後推,時間有終點嗎?自古以來其實就不乏大批對於未來景象、科技發展的預言,甚至於各種對於末日來臨時間、方式的預言。有那樣一群人,打造了一座「今日永存鐘」,打算讓這座鐘存續一萬年,想讓溝通跨越時代。在《宇宙的五個階段》4一書中,作者預言地球會在七十億年後因為太陽膨脹蒸發,宇宙會慢慢衰退成永恆的黑暗。但未來如何,誰都不敢下定論。

  讀到此處便明白,其實時間的本質目前沒有真正而唯一的解答。「時間到底是什麼?」我們看過了心理學、人類學、物理學等各種學科的討論,卻無法有定論。這是一個令哲學家也激烈辯論的問題,到底時間的「流動」可不可能只是幻覺?康德說時間「是一種主觀的條件,必須歸因於人類心智的天性」,但到底又為什麼人類會有如此的幻覺呢?這個問題,似乎只能留待人解答。

  佛克也不禁感嘆,「跟這麼多科學家談過話後,我覺得眾人對於時間能夠同意的唯一結論,就是時間和我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有可能我再怎麼打比方,都抓不住時間的本質」。

  讀完此書,不免有種疑問未解的惆悵感。然而,儘管對於「時間是什麼」的命題無法得到解答,本書中整理了許多令人深思的觀點,也讓人見識到有多少前人願意為這看似單純的命題奉獻一生。有點可惜的是,佛克的寫作風格會帶入一些訪談的枝微細節,顯得在結構上不是那麼緊密,有時候會納悶某些段落與其他段落的連結。另外,本書也勾起了我對於各文化如何體驗時間的興趣,希望日後能拜讀相關書籍或資料。

  與著作內容無關的一點是,我覺得本書的編排有助於提升閱讀流暢度。不同於一些書籍以括號將每個專有名詞的原文列出,本書將所有出版品、人名、地名等的注解或原文都放在後方,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找,可以避免讀者分心。這種編排在專有名詞尤其多的科普類書籍中,更能改善閱讀體驗。

◆ 註:
1. 巴伯:Julian Barbour
2. 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
3. 時序保護假說:Chronology protection conjecture
4. 《宇宙的五個階段》:The Five Ages of the Universe

*文章開頭圖片字型來源為《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

arrow
arrow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