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五嘰哩呱啦
終於改了樣式,看起來清爽多了ಠ_ಠ
 ↪ 第一次來嗎?要不要看看英五是誰?
文章預告:【影集心得】紙房子 La casa de papel

最近更新時間:2019/09/21

目前分類:書籍心得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走過長夜[輯一]:秋蟬的悲鳴
作者: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出版社:玉山社

  (本文亦發表於掘冊Minebook粉絲專頁

  二二八與白色恐怖,讓許多本該大放異彩的人生蒙上了灰,直到後人爭取平反,才得以重見天日。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編纂的《走過長夜》套書,收錄了57篇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內容涵蓋受難者親身經歷、家屬心路歷程,以及第三者採訪撰稿,供後人見證一段走來不易的人權歷史。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作者: 奧立佛‧薩克斯  Oliver Sacks
譯者: 孫秀惠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為發表於掘冊Minebook粉絲專頁書摘之延伸)

  有這樣一個人,前一秒優雅地哼著美妙的樂曲,下一秒卻胸有成竹地握住了妻子的頭,以為是帽子,想往自己的頭上戴,旁人錯愕不解的同時,他的妻子卻對此情此景習以為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一書裡,不僅把各種神經功能異常引發的病症陳列於讀者眼前,更生動地敘寫出了這些「患者」對於自我的認知是如何拼湊起來,抑或瓦解。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紙房子裡的人

紙房子裡的人 La casa de papel紙房子裡的人
作者:卡洛斯‧M‧多明格茲 (Carlos María Domínguez)
譯者: 張淑英
出版社:遠流

  《紙房子裡的人》是由阿根廷作家卡洛斯‧M‧多明格茲所寫的短篇小說,兩、三個小時就可以翻閱完的篇幅裡,是一段屬於愛書人的悲劇。一本從海洋彼岸遠道而來的小說,為什麼在書緣沾染著水泥的痕跡?又為什麼小說的收件人布魯瑪(Bluma)在突遭離奇橫禍離世後,小說被輾轉送至布魯瑪的戀人手中?究竟送來這本書的人,布勞爾(Brauer),是什麼人物?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作者: 保羅 ‧ 卡拉尼提  Paul Kalanithi
譯者: 唐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前往購書<<

  當外科醫師的角色反轉,變成肺癌第四期患者,脫下白袍,穿上病服,生命有哪些不一樣?本書作者保羅 ‧ 卡拉尼提,將這樣的劇變以溫柔而優美的筆調描寫成一本回憶錄,行文間飽含文學、哲學、與醫學的省思,帶領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永樂座的故事
作者:石芳瑜
出版社:二魚文化

  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永樂座的故事本書作者石芳瑜,暱稱寶兒,本為一名作家,在天時地利之下,憑著一股「天真」開了名為「永樂座」的書店,在書市景氣越趨低迷之際,闖出一片天。「永樂座」店名源自於臺灣1920年代大稻埕戲院名稱,揭露了保存文化的宗旨,以及將書店作為表演場地的期望。
  書中詳實收錄作者經營永樂座的心路歷程,交織著作者的人生體悟,語句平實溫暖,蘊含一股謙遜而堅韌的人生觀。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閒散的藝術與科學

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放空為什麼會讓我們更有創意
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閒散的藝術與科學
作者:安德魯‧斯馬特 Andrew Smart
譯者:陳筱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前往購書<<

  本書透過薄薄的篇幅,翻轉了「一生之計在於勤」的觀念,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論證「適當的閒散反而能提升我們的創意以及生產力」。而作者的筆調也十分風趣幽默,常以有趣的說法來換句話說,例如作者曾言,「大腦是頭豬而且還很自私,因為重量只佔2%,卻用了20%的能量」。

  本書一甫始,作者以幾個腦神經學專業名詞的簡單解釋作為鋪墊,並旁徵博引,打破現代社會以勤奮為上的迷思,點出「無所事事不等於道德敗壞」,甚至道出「辛勤工作正摧毀這個星球」這種話語。而書名中為什麼會把藝術與科學這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學科兜在一起呢?這是因為作者認為,「科學是一種創造性行為,它追求的目的和藝術相同,也就是解放人類心靈」。而「閒散」,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手段之一。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signing your life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
作者: 比爾‧柏內特 Bill Burnett、戴夫‧埃文斯 Dave Evans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大塊文化
>>前往購書<<

  「之後想做什麼啊?」在身邊的人幾乎都屆臨畢業之際,不免一再被問到這類的問題。老實說我一直都只思考當下想做什麼,對於更遠的未來我沒去找出太明確的方向。而這本《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點出了生命其實是需要設計的一個「過程」,一步步教導我們,要如何找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又要如何去打造自己的路。書中提供的方法循序漸進,且容易上手,適合正站在人生岔路上的人一讀。說到此,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從我剛預約這本書,到書抵達我手中大概已經過了幾個月,而在借到書的不久後我在借閱記錄看到後面還排著20多個人,顯現出有多少人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說感到焦慮。(或者難道是這本書在行銷策略上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n Search of Time

探索時間之謎:從天文曆法、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In Search of Time: Journeys Along a Curious Dimension探索時間之謎
作者: 佛克 Dan Falk
譯者:嚴麗娟
出版社:貓頭鷹
>>前往購書<<

  繼上次探索生命之源,這次要探索的是關於「時間是什麼」的謎團。「時間」自古以來似乎就一直近在眼前,我們工作算時薪、廣告費用秒算、任何事件都會加上時間註記以便記錄,但卻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時間到底是什麼」。《探索時間之謎》的作者佛克就在本作中,主要以物理學的角度來介紹古今中外各種對於「時間」的看法,更嘗試利用其他學科領域的角度來探討時間的本質為何,帶領讀者一探困擾人類許久的「時間之謎」。
  本書作者專事科學寫作,寫作風格輕鬆,不時帶出與各界科學家討論時的細節,如撰寫小說的筆法讓訪談過程歷歷如繪。而為什麼不能只從物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時間的本質呢?佛克開篇就不諱言,是因為「沒有一門學科可以提供解答」。從書中循序漸進的介紹,我們會漸漸發覺,多少學者爭先恐後試圖解答這個看似簡單的疑問,截至今日卻仍然徒勞。然而,其中還是有許多值得一探的觀點,而透過一覽這些前人所構築的想法,也許讀者可以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洞見。

*為保表達完整文長注意*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tal Question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The Vital Question: Energy, 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omplex Life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作者: 尼克‧連恩 Nick Lane
譯者:梅苃芢
出版社:貓頭鷹

  《生命之源》的作者尼克‧連恩身為演化生化學的專家,在本作中提出了生物學界的大哉問:「生命到底從哪裡開始?如人類一樣複雜的多細胞生物究竟如何演化而來?」並試圖透過一連串嚴謹的邏輯辯證,推測生命為何發展成現今的模樣。
  儘管本書的論證過程使用了大量的專有名詞以及術語,算不上老嫗能解,但大部分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見識到,一位生化學家是如何援引、爬梳前人或其他學者的理論後,細細將其推翻,又層層遞進到自己的理論,形成緊密連接的結構。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
BL進化論 ボーイズラブが社会を動かすBL 進化論
作者: 溝口彰子 Mizoguchi Akiko
譯者:黃大旺
繪者:中村明日美子
出版社:麥田  

  身為資深腐女,從這本書甫一出版英五就開始留心。畢竟我的確非常想要了解,像我一樣投入BL的人可能有什麼樣的心理在背後運作。於是乎我選擇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來看,預約後等了蠻久的,可見其受關注的程度。
  不過這本書讀來其實非常紮實,並非一般愉悅閱讀的書籍,而是提供了一套有理有據的論述。作者溝口彰子使用高度學術的語言,引用各路文獻,以嚴謹的架構探討「BL」、「腐女現象」是如何在日本當代的環境下,成為了作者認為的,一種推動社會進化的有機體。溝口更提出,在她看來,現在的BL已經蓬勃發展到可以幫助克服日本社會裡的恐同、異性戀規範(heteronormative)、厭女情結此三大現象,而整本書便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本書總結了「BL」這件事臻至目前為止在日本的發展,但也因篇幅及研究範圍的限制,有很多潛藏的面向沒有被討論到。而出於社會差異,書中衍生出來的論點也許不一定適用於日本以外的地方,最後,我也以腐女的身分,對一些見解提出疑惑。

*有一丁點兒露骨描述*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OTH斷掌事件 / GOTH リストカット事件「goth 斷掌 事件」的圖片搜尋結果
作者:乙一 OTSU ICHI
譯者:陳可冉、秦剛
出版社:皇冠文化

資料取自 維基百科

  第一次遇見黑乙一的書,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和朋友一家人去九份玩時,在一家小店裡的書架上看到了《暗黑童話》,但那時候只讀了小半本,直至最近才讀完一遍,而在這之前,反而是先讀完了這本《GOTH斷掌事件》。這本書有乙一運用自如的大量視角切換,然而我在有點倉促的情況下讀完,造成了我對故事結尾感到驚奇,卻可惜沒時間理出頭緒的情況,也許有機會可以重讀一遍。這部小說也跟另一部乙一的作品《傷》一樣被改編成了電影,而且主角居然是本鄉奏多演的,有空可以找來看一下,實在是頗好奇這本書這種手法用電影要怎麼表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從圖書館借閱的這版封面設計,害得我被很多人驚恐地詢問這到底是什麼書XDDDDD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棉花白棉花 莫言
作者:莫言
出版社:麥田

  拜讀一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短篇。莫言的作品風格挺肆意狂放的,這篇算是我認識他的入門作品吧。
  其實看到莫言也只是在圖書館架位四處遊蕩的偶然,但這就是圖書館分類號的意義之一嘛,讓讀者能夠在類似的書籍中暢遊、選擇。那時候好奇鼎鼎大名的諾貝爾獎得主會寫出怎樣的作品,再考慮到忙碌程度,就選了薄薄的「白棉花」。不過其實這本書的封面也挺可愛,對我來說多增添了一股吸引力。後來在通勤的路上就差不多看完了。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人類真的有巔峰值,那麼我們還遠遠未達到

記憶人人Hold得住/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membering Everything
作者:喬許.佛爾Joshua Foer記憶人人hold得住
譯者:謝佩妏
出版社:橡樹林

  人類記憶的奧秘一直備受許多人探究,而本書作者,本來只是一位好奇的記者,卻在一次訪問後決心親身體驗記憶術的精妙,一路受到頂尖天才的指導,甚至參加美國記憶大賽,最後一舉奪冠。一開始,讀者的目的可能僅僅是一探記憶術如何習得,但本書作者的敘述方法其實夾敘夾議,在自身經歷中帶入知識,讓讀者明白也許人類尚未抵達極限,因而受到很大的激勵。

文章標籤

英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